5月15日,高盛最新的一份報告中將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的12個月目標分別上調至84點和4600點(分別有11%和17%的潛在上漲空間),維持對中國股票的超配評級。
這是高盛月內第二次上調中國股票評級。
5月8日,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及其團隊發(fā)布報告,稱對中國股市維持超配評級,并上調了2025年中國市場主要指數的每股收益預測。
“將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未來12個月的目標點位分別小幅上調至78點和4400點,這意味著潛在回報率分別為7%、15%?!鄙鲜鰣蟾鎸懙?。
當時,央行等三部門聯合推出多項金融政策。高盛認為,一攬子寬松政策具有針對性,越發(fā)以需求側為導向,將目標明確指向穩(wěn)定房地產市場、支持中小企業(yè)發(fā)展、促進股東回報以及培育穩(wěn)定、健康的股市等。
此次再度上調重要指數目標點位,高盛稱,至5月14日,中國股市已完全收復美國“自由日”以來的失地,MSCI中國指數、滬深300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均超過四月初高點約2%至4%。
最新報告中寫到,中美貿易摩擦暫時得到緩解,在此背景下,故高盛上調了中、美經濟增長預期,降低美國衰退可能性,退后美聯儲降息時間線,也調整了對中國政策寬松的預期。
基于上述判斷,高盛在亞太區(qū)維持對中國股票的超配評級,并建議聚焦多條主線以捕捉主題性超額收益。
內需驅動型板塊中,高盛認為,互聯網與服務行業(yè)將受益于消費復蘇與數字化轉型加速。同時,在政策寬松周期下,優(yōu)質區(qū)域銀行與頭部房企估值修復可期。
在政策刺激受益領域,基建產業(yè)鏈包括建材、工程機械以及新能源汽車等有望鞏固發(fā)展勢。
圍繞結構性增長主題,高盛建議關注精選AI產業(yè)鏈,如算力基礎設施(GPU服務器、光模塊)、垂直場景應用(智能駕駛、工業(yè)軟件)等;新興市場出口商,如拓展東盟、中東市場的制造業(yè)龍頭;以及股東回報提升主題相關的高股息國企改革標的、股份回購力度加大的消費白馬等。
近期,野村、瑞銀、景順等多家外資行也集體表態(tài),看好中國市場表現。
5月13日,野村將中國股票評級大幅上調至戰(zhàn)術性超配。該機構稱,中美暫時降低關稅的協議對市場來說是一個重大驚喜,可能會在短期內對市場情緒提供支撐,在此推動下,中國股市在過去一個月的反彈將得以持續(xù)。
中美關稅大幅降低,或助力A股市場重拾上升趨勢。考慮到目前A股市場較全球新興市場仍大幅折價,全球資金或呈現持續(xù)凈流入態(tài)勢?!比疸y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認為。
?